觀風察俗 第二期 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類之盛,所以游目騁懷,足以極視聽之娛,信可樂也。
清明,是一個特別的日子,它既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(jié)氣之一,又是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燒紙錢敬先、上墳祭掃、會船賽、享受時令美食……泰州人過清明,有著自己獨特的形式和內涵。
640 (6).jpg (54.1 KB, 下載次數: 1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6 上傳
640 (7).jpg (61.67 KB, 下載次數: 3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7 上傳
早燒清明晚燒冬,每到清明,我們都能從長輩口中聽到這樣的俗語。燒紙錢敬先是泰州人清明祭祖的一大特色,通常在清明節(jié)前兩天,泰州人就會把折好的元寶裝進紙袋子里,然后在清明這一天的中午之前,焚燒祭祖。
640 (8).jpg (33.59 KB, 下載次數: 1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7 上傳
聽老人講,之所以要“早燒”,是因為清明節(jié)家鬼野鬼都會跑出來,如果你家燒晚了,就會有野鬼來搶。早點燒紙敬先,自家先人就能及時拿到燒去的紙錢。記得小時候,村里家家戶戶都會在清明之日備好咸菜炒涼粉、豆腐、百頁、紅燒肉、紅燒魚等菜肴供放在桌上,再盛一大碗米飯放好筷子,燒紙、磕頭,敬奉祖先,寄托哀思。
640 (9).jpg (56.22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7 上傳
640 (10).jpg (29.12 KB, 下載次數: 4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7 上傳
泰州人祭掃有一個特點,一般不在清明節(jié),而是要提前十天左右。到郊外上墳,還必須趕早,去遲了,對已故親人就不敬了。上次跟著家人去掃墓,就帶上了三葷三素和香燭紙錢,有些人家別出心裁,還準備了紙扎的汽車別墅家具,充滿濃厚的思親之情。
640 (11).jpg (92.95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7 上傳
640 (12).jpg (64.5 KB, 下載次數: 3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7 上傳
等上完墳回到家,中午一般都要吃一點薺菜、馬蘭頭等,或涼拌,或清炒,也有人家趁著休息,外出踏青散步,感受春天的氣息。另外,海陵還流傳著一句順口溜“清明不打牌,死了沒人抬”,由此可見麻將城個中三昧。
640 (13).jpg (117.52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8 上傳
640 (14).jpg (70.27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8 上傳
除卻祭掃新墳的悲酸淚,泰州人的清明自然少不了舌尖的誘惑。俗話說“清明螺,賽過鵝”,清明時節(jié)的螺肉豐腴細膩,殼中尚無小螺螄,是采食的最佳時令。
螺螄“趟”回來得要養(yǎng)一會,待它吐盡腸胃里的泥。做時,鍋中放不多的油,煮至八分熟時,放入一片薄姜片,一個紅辣椒,炸出姜味和辣味時,放入少許鹽,接著把火調小,拿起鍋柄,蕩一圈,油均勻地把鍋壁潤一圈,然后把瀝去大半水分的螺螄倒入鍋中,翻炒兩下。
640 (15).jpg (151.43 KB, 下載次數: 1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8 上傳
640 (17).jpg (97.22 KB, 下載次數: 4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8 上傳
640 (16).jpg (119.09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8 上傳
再把火開到最大,不停地炒,倒上醬油和切好的姜末、紅辣椒段。如果喜歡吃甜口,加點糖和黃酒,那樣炒出來的螺螄肉有些緊皺,吸食起來香辣而帶甜味,打嘴巴子我都舍不得丟。
640 (18).jpg (333.66 KB, 下載次數: 3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9 上傳
640 (19).jpg (97.67 KB, 下載次數: 1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9 上傳
清明的時令美食,怎能少得了水靈靈的春菜。薺菜是最早的報春菜,田間地頭,總能看到勤快的人們開心地挖著那抹嫩嫩的春色。
640 (20).jpg (104.7 KB, 下載次數: 3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9 上傳
薺菜可涼拌、燒湯,薺菜粥、薺菜餛飩、薺菜春卷,均色澤誘人、味道鮮美。但所有的烹飪方法中,只有將薺菜和鮮肉調成餡,用糯米面包裹,成為薺菜大湯圓的時候,才是薺菜一生中的高光時刻。在春日陽光沐浴的清晨,煮上幾個薺菜大湯圓,咬一口,連空氣中都飄著春天的香味。
640 (21).jpg (90.88 KB, 下載次數: 4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9 上傳
640 (22).jpg (71.71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29 上傳
這個時候的馬蘭頭剛冒出嫩綠的芽兒,最為鮮嫩,要抓緊吃。常見的做法,焯水后切碎,拌上香干末,淋入麻油,和香干丁拌在一起,口口清香。
640 (5).png (921.18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30 上傳
泰州春天的味道,也在滋滋作響的油鍋里。蕎面是蕎麥磨成的面,可以加工成許多美味的食品,但要成為餐桌上的主角,卻要等到清明。泰州高港、泰興一帶,清明時節(jié)有柳葉攤蕎面餅的習俗。
640 (6).png (688.23 KB, 下載次數: 1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30 上傳
攤蕎面餅,要先將蕎面和成半稠半稀的漿狀,在鐵鍋中放入剛炸的菜籽油,油燒熱至冒煙,將和好的蕎面漿沿鐵鍋四周徐徐倒下,面漿很快沾在鍋面上,迅速用鐵鏟將堆積的面漿攤至全鍋,使之成為厚薄均勻的一張面餅。
出鍋時,餅香四溢,金黃里帶著點點綠柳色,甚是好看。面餅煎熟后,再在餅面上灑上些春季最后一批青蒜花,因為再往后就是蒜頭,吃不到了。咬上一口,略帶微澀,卻有著清香,讓人回味無窮。
640 (23).jpg (49.78 KB, 下載次數: 3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30 上傳
與其它地區(qū)不同,泰州因其特殊的地理環(huán)境和人文歷史,形成了全國絕無僅有的“水上清明節(jié)”習俗——會船表演。其中,尤以溱潼會船和興化茅山會船最為熱鬧盛大。
640 (24).jpg (90.04 KB, 下載次數: 5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30 上傳
相傳溱潼會船起源于南宋時期,岳飛率領的岳家軍與金兵激戰(zhàn)溱湖后,陣亡不少將士,從此每年清明,水鄉(xiāng)人都要來這里祭掃孤墳、祭奠英烈,久而久之逐漸形成撐會船的清明習俗。
640 (25).jpg (63.75 KB, 下載次數: 3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30 上傳
溱潼會船節(jié)期間,四鄉(xiāng)八鎮(zhèn)上千船只會聚到溱湖,參加賽船競技和文藝表演活動,千篙萬槳云集湖面,篙手、演員達一萬余人,觀眾游客紛至沓來,環(huán)湖四周多達十余萬人,聲勢十分浩大,場面非常壯觀。
640 (26).jpg (90.04 KB, 下載次數: 3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31 上傳
640 (27).jpg (97.33 KB, 下載次數: 3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31 上傳
和溱潼會船相比,茅山會船更注重競賽。當“開篙”鑼聲響起,一條條會船如離弦之箭直沖向前,乘浪前行,伴隨著擂鼓聲和號子聲,選手們喊著整齊的口號劃向勝利的終點,興化人身上那種不服輸的特質在比賽中展現得淋漓盡致。
640 (28).jpg (130.58 KB, 下載次數: 1)
下載附件
2024-4-7 09:31 上傳
清明時節(jié),春意盎然 賞花踏青,春色可餐 在這最美人間四月天 泰州人的生活 也越發(fā)多姿多彩 ▼ 泰州還有哪些獨特的 清明風俗呢? 快來分享~
|